登录  
 加关注
查看详情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蓝梦 * 原创天地

住在时光里的我们,都是幸运的,都是快乐的,都应是感恩的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网站就要关闭了,总有一丝感慨在心里,回顾所有经历,我感恩,承蒙那么多老师的抬爱,担任过十二家圈子的圈主和管理,一家会刊编辑,三家诗社推荐员,这一切将是我生命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。在这里,记录了人生一段美好,留下生命一段足迹!

致凯恩的女儿……  

2014-07-17 08:24:47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《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》

普希金 词
格林卡 曲 戈宝权 译

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:
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你,
犹如昙花一现的幻影,
犹如纯洁之美的精灵。

在那无望的忧愁的折磨中,
在那喧嚣的虚荣的困扰中,
我的耳边长久地响着你温柔的声音,
我还在睡梦中见到你可爱的面影。

许多年过去了。狂暴的激情,
驱散了往日的梦想,
我忘记了你温柔的声音,
和你那天仙似的面影。

在穷乡僻壤,在流放的阴暗生活中,
我的岁月就那样静静地消逝,
失掉了神性,失掉了灵感,
失掉眼泪,失掉生命,也失掉了爱情。

如今灵魂已开始觉醒:
于是我的眼前又重新出现了你,
犹如昙花一现的幻影,
犹如纯洁之美的精灵。

我的心狂喜地跳跃,
为了它,一切又重新苏醒,
有了神性,有了灵感,
有了生命,有了眼泪,也有了爱情。 



《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……》也许是大家最熟悉的一首爱情诗了。它是普希金写给安娜·彼得罗夫娜·凯恩(1800-1879)的。1819年普希金与凯恩在彼得堡凯恩的姑父奥列宁家中第一次相遇,为她的美貌和高雅的气质所倾倒。那次普希金与19岁的凯恩只用法语交谈了几句话,但临别时她记住了普希金的目光。从这一点上,我们可以猜想到普希金给凯恩留下的印象之深。

几年过去了,普希金的诗成了众人谈论的话题,爱好诗歌的凯恩一直幻想再次见到他。1824年6月,普希金在流放到南方4年以后,被押送到他父母的领地普斯科夫省米哈依洛夫斯克村幽禁。1925年6月下旬,凯恩客居三山村奥西波娃姑姑家的庄园时,普希金也前来造访。二人重逢,相隔六年,不胜欣喜。从那天起,那一年的夏天,整整有一个月的时间,他们几乎天天见面。同辈人在一起无拘无束,普希金兴致勃勃地为伙伴们朗诵自己的新作。

这次重聚勾起诗人许多回忆和对纯洁之美的向往。7月18日,普希金邀请凯恩到米哈依洛夫斯克村游玩,并于当夜写成《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》一诗。分手时,普希金赠给凯恩一本《叶甫盖尼·奥涅金》。新印的书,还没有裁页,书页中间夹着一张纸,上边是诗人亲手写的富有激情的《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……》。不久后,杰尔维格在自己主持的《北方之花》丛刊上将这首诗公开发表。

1839年,作曲家格林卡将《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》谱成一首美妙动听的浪漫曲,献给凯恩的女儿。《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》是格林卡最具艺术魅力的浪漫曲之一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40)| 评论(16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